神話‧傳說‧詩歌(107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18-03-01 到 2018-12-31
上課期間:從 2018-03-01 到 2018-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在自然科進行過「昆蟲」的單元後,將全班異質分組。透過昆蟲飼養的實作引導,讓各組 臺灣原住民族的祖先約在距今6千年前登陸臺灣島嶼,在適應新的生存環境過程中,創造 出獨特的神話傳說體系,透過故事與詩歌吟唱,為臺灣的高山、谷地、平原、海洋、森林 、溪流賦予絢麗的生命與意義。 夏季閱讀第二場講座特別邀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浦忠成院長,以「原住民族神話‧傳說 ‧詩歌」為題,引領民眾欣賞臺灣原住民族豐富多彩的傳說與神話故事。本場講座由國家圖 書館書目資訊中心許靜芬主任主持。 浦忠成(pasuya poiconü),鄒族人,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兼系主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 物館館長,考試院考試委員,現任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為臺灣原住民族學者中第 一位本土博士,研究專長為神話與文化研究、民間文學、原住民族法制等。著有《台灣原 住民族文學史綱》(上)(下)、《被遺忘的聖域:台灣原住民族歷史、神話與文學的追 溯》、《臺灣鄒族的風土神話》、《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臺灣鄒族語典》等書。 浦院長一開始先向觀眾說明原住民的神話傳說如何與原民生存環境、生活方式與文化息息 相扣,例如他的姓氏poiconü在鄒族語是「風的孩子」之意,來自於部落關於颱風的神話 傳說,而poiconü家族也藉由傳說的故事定位與部落其他家族的關係。引用已故人類學者 李亦園的話,浦院長強調神話並非神仙的故事,而是人類自己的故事。原住民的神話與傳 說在部落會所、學校、祭儀和各種活動中傳遞,讓先民的智慧與部落的歷史能淵源流傳。 與其他民族神話傳說(包括聖經與可蘭經故事)的基本結構相似,臺灣原住民流傳著起源 、四方之地、黃金歲月、洪水、英雄傳奇等故事。各族在此類似的故事架構下又因族群歷 史與環境的不同而產生了各種多彩多姿的神話傳說。例如來自大霸尖山的泰雅族相信人類 是由pinsabukan的大石頭中所蹦出,而鄒族則認為人類的祖先是天神搖動玉山的楓樹所 變。而原住民的神話也反應出族群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建立對自然生態循環的尊重與生 存智慧,例如雅美族每年3-6月所舉辦的飛魚祭根據部落的飛魚神話傳說,族人嚴守其他 時間不捕獵飛魚,讓蘭嶼的自然生態能生生不息。原住民的神話傳說也反應在文物(例如 排灣族的百步蛇圖騰)與裝飾(例如泰雅族的紋面)上。 兩個小時的演講中,浦院長不僅介紹神話傳說的理論,也為現場觀眾講了一個又一個各部 落有趣的神話故事,例如阿美族吃野菜的故事、卑南族的小米起源、以及各部落都有的矮 人傳說等。
  • 神話‧傳說‧詩歌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