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官紳對於堪輿文化的反應(107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18-03-01 到 2018-12-31
上課期間:從 2018-03-01 到 2018-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風水」在華人傳統社會中被普遍視為極為尋常的一種民俗現象,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及詮釋系統。而臺灣「風水」之興,明鄭之前已有紀錄,清領臺灣之後,更是隨著中原移民的入駐落戶,漫衍繁榮,別具風貌。10月28日週末,國家圖書館與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合作辦理「神機妙算──術數、堪輿與傳統信仰」系列講座第六場在本館演講廳舉行,特別邀請現任臺北大學歷史系主任洪健榮教授,以「五味雜陳——清代臺灣官紳對於堪輿文化的反應」為題,帶領大家從歷史角度深入探查清代時期的臺灣地方官紳對於盛行於傳統社會中的「風水」觀念、堪輿文化,如何評述與實踐。 主講人洪健榮教授,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專長為臺灣社會文化史、臺灣方志學、臺灣區域史、臺灣族群史等。對於臺灣風水文化的研究尤其精深,學術專書有《龍渡滄海: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研究論文族有數十篇;另,主編《五股志》、《延平鄉志》、《新屋鄉志》、《續修五股鄉志》等志書。 洪健榮教授一開講便先為「堪輿」一詞做了適當的詮解:「常用的名稱為風水,又名地理、形法、向法、卜宅、相宅、相墓、相地、青烏、陰陽之術,為傳統漢人社會擇定理想居葬處所以求福蔭的一套原理與與技術,也是上自帝王將相、下及庶民百姓普遍信仰的行為法則。」接著便導引大家認識歷代風水著作中最廣為人知的經典之作《葬書》,擷取該書精要為「得水、藏風、聚氣之地,即為理想的居葬處所--風水寶地」一語,進而以此為綱目,帶領大家進入歷史場域,分別以從「開臺進士」鄭用錫,以及施瓊芳、施士洁等通過科考進入仕途的臺灣典型官紳為例,探索傳統士紳如何透過傳統的風水信仰與地方社會產生連結,並藉以理解「風水」作為一種民俗現象與信仰客體,在社會實踐的層面上所具有的工具性、可操作性或是隨機選擇性。 洪教授利用諸多史料與實地踏查的圖像,詳細地為大家敘述十七世紀後期,當臺灣被納入大清帝國版圖之後,清廷如何藉由從傳統三大幹龍的風水論點,衍生出龍渡滄海、雞籠發祖之說,以強化臺海兩岸在地理與政治上的聯繫。而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知識菁英份子,如何巧妙在陰宅風水經營與孝道觀的落實中取得平衡。老師不但引經據典更藉由許多歷史小故事、臺灣俚諺,幫助大家理解風水文化在華人重視「追求福蔭」的觀念下,得以在臺灣傳統社會中紮根並傳承不息。最後,並提點大家,傳統官紳追求個人福蔭之餘,仍不忘回歸儒學的孝道觀念,期望藉由改良風水習俗的具體實踐方式,可以因勢而利導,達成移風易俗的效果。為時代、人民與社會帶來正面效益。
  • 清代臺灣官紳對於堪輿文化的反應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