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如何面對『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抉擇 (109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20-01-01 到 2020-12-31
上課期間:從 2020-01-01 到 2020-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主講人黃俊傑教授,現任臺灣大學特聘講座教授、歐洲研究院院士(Member of Academia Europaea)、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學術諮詢委員,研究領域為東亞思想史。曾任臺大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及日本關西大學客座教授、國際「東亞文化交涉學會」(Society for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會長(2010-11)。曾獲中華民國教育部國家講座、教育部學術獎、江丙坤兩岸交流「學術研究獎」、臺灣大學學術研究頂尖專書獎勵、臺灣大學優良教學獎、中山學術著作獎、胡適紀念講座、傑出人才講座、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近年出版《東亞儒家仁學史論》、《大學之理念》、《東亞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等書。黃教授多種專書被譯為英、德、法、日、韓、越、斯洛維尼雅文出版。 黃教授以臺灣歷史脈絡為起點,放大到由整個東亞的宏觀視點,來探討在不同文化交流中所發生的「自我」中的「文化認同」、「政治認同」,以及「自我」和「他者」之間產生的拉扯,試圖以儒家文化的角度,為21世紀以降,由「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間擺蕩,和外來文化的「他者」衝突矛盾不已的人們,尋找出一味解藥。 教授先定義何謂「中國」的概念,認為「文化」與「政治」在東亞的「自」「他」互動中,在跨越空間的「東亞文化交流圈」,出現以下四種張力類型: 1.「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之間的緊張關係,如日本山崎闇齋對儒家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上產生的歧義;以日治時期臺灣富商李春生為例,道出臺灣文化圈於文化認同(中華文化)與政治認同(日本殖民),「新恩雖厚,舊義難忘」這樣政治與文化認同上的糾葛情結。 2.「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之間的拉扯,以日本學者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石田梅岩等為例,即使以儒學(他者)為基底,仍以自我文化為其核心價值。 3.「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的碰撞,如明末大儒朱舜水帶著忠於大明的政治自我,離開中國到日本,與日本這個政治上的他者產生得碰撞與融合;並引日本記者本田善彥的觀點,指出目前臺灣缺乏核心價值的危機。 4.「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則是明確指出在現代日本人的雙重中國觀:「文化中國」(概念化的理想中國)與「政治中國」(實體的現實中國)之間的巨大分別。 黃教授再由孔子與孟子的觀點來闡釋文化與政治的認同。孔子認為,不分地域、疆界,文化及其價值理念都是具有普世性的:其存亡優先於個人生死。並引孟子:「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下了註腳,即「文化認同」應是優先於「政治認同」。但同時也引述葛兆光教授對於「中國」的定義加以說明,歷史意義上的「中國」空間及政權皆是不斷更迭。但在文化意義上來說,中國則是一個「文化共同體」的存在。而由政治意義上來說,中國也不等同於一個「王朝」或「政府」。 最後,由300年來東亞互動的認同問題作結:首先,由於特殊的文化脈絡,華人文化中的「關係的自我」之上,另有「超越的自我」或「文化的自我」之面向。其次,在東亞文化交流圈中,是經由認識並與「他者」互動,而建構「作為社會群體一份子」之「自我」的意象與認同感。再者,東亞文化圈中的「自我」與「他者」都浸潤在深厚的時間感之中,例如文人對四季得情感投射等。並且在17世紀以降的東亞歷史中,「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有其不可分割性與相互緊張性,例如前面所舉例的朱舜水、山崎闇齋及李春生等人的心路歷程。最後,在「自我」、「他者」、「文化」、「政治」四大面向之中,政治是短暫的,文化層面則是永恆悠久的,因此以孔孟思想的觀點來說,「自我的文化認同」最為重要。
  • 孔孟如何面對『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抉擇?(認證課程)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