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幽默成為武器:法國諷刺畫的故事(109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19-07-01 到 2020-12-31
上課期間:從 2019-07-01 到 2020-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諷刺畫作為大眾圖像中一個獨特的類型,已成為法國近現代以來重要的視覺文化與圖像傳統之一。尤其2015年初在巴黎發生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 恐襲事件,更激起國際間對法國諷刺畫傳統的根源與其發展歷史的興趣,諷刺畫的創作也普遍被視為言論自由精神之象徵。這些幽默卻犀利的諷刺漫畫除了反映出當時針對各種社會議題的觀點外,也以其特殊的圖像評論方式,在公眾媒體和輿論界中發揮了相當程度的影響力,積極參與了法國歷史與社會各個階段的演變與發展。 楊教授表示,從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到拿破崙失勢,政治題材的諷刺畫在這段期間扮演了十分活躍的角色,共和派與保皇派各自推出誇張又辛辣的漫畫,傳達鮮明的政治立場。不過對諷刺畫來說,真正關鍵性的發展要等到1830年代,也就是法國的七月王朝時期(1830-1848),由於版畫印刷技術有突破性的進展與應用,十九世紀最重要的幾份諷刺畫報於焉誕生。其中最具指標性的一個人物是菲力彭(Charles Philipon),他所創辦的《諷刺畫報》(La Caricature)以及《喧鬧報》(Le Charivari)成為其後所有諷刺畫報仿效的原型。菲力彭抱持堅定的共和自由派立場,號召了一批才華洋溢的年輕漫畫家,猛烈批判當時路易腓力國王的保守派政府,成功奠定了諷刺畫作為為人民發聲、爭取言論自由的鬥士角色。他最著名的事蹟是將國王醜化成滑稽的西洋梨形象,轟動了法國傳媒出版界與大眾輿論,卻也遭到言論審查禁令的迫害。 法國諷刺畫在十九世紀中葉及後半達到巔峰,直到二十世紀,諷刺畫仍然是法國傳媒界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以幽默為武器,運用圖像針砭時事、監督政治人物、批判社會或宣達政治觀點,比起文字更能快速傳播、普遍流傳於各種不同的階層之中。而歷任政權對於這種批判力量所採取的態度與法規,也成為觀察其言論自由程度的一項關鍵指標。 楊尹瑄教授,以十九世紀諷刺畫獲巴黎南特大學藝術史博士,學術研究領域包括法國十九世紀藝評、西方近現代文化史及西洋藝術史。
  • 當幽默成為武器:法國諷刺畫的故事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