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為什麼不朽(109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19-06-05 到 2020-12-31
上課期間:從 2019-06-05 到 2020-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寫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嫺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於是懷石遂自汨羅以死。」千百年來史家不斷透過各類文本敘述,接力解謎,思考一個懷才不遇的高級政府官員何以投江,然後他就死掉了。 陰晴不定的氣候中,4月24日「屈原,遠遊中」系列活動專題演講第二場邀請到臺灣大學何寄澎教授主講「屈原為什麼不朽?」何教授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現任台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考試院考試委員。曾任幼獅文化公司總編輯、臺灣大學夜間部主任、學務長、臺文所所長、中文系系主任等職。研究領域含括:唐宋古文、現代散文、中國文學史等。著有《北宋的古文運動》、《唐宋古文新探》、《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等書。研究之餘並從事散文寫作,冷凝筆鋒下的樸實文字實則飽蘊澎湃熱情,隱隱顯露學者獨有的內斂嚴謹風範,別具一格。 何教授今日演講,從〈屈原賈生列傳〉開始談起,分析太史公何以將兩人相提並論之史家筆法,另外又從人格、文學、人格影響、文學影響等層面,徵引歷代人物對於屈原的評價的重要文本進行討論。屈原為何能在歷史和文學史上占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從人格和文學成就這兩方面來看,屈原都有其特殊性、開創性,以及影響性;更重要的是,屈原懷抱長才卻遭受小人妒忌、不被君王重用,這樣的遭遇為後代文人樹立了「士不遇」的典型,成為傳統知識分子內心深處悲哀的最佳投射。教授除了觀照古今屈原研究,也在與讀者進行互動問答中將自身擔任公職經驗反饋予演說內容,饒富文學深度與經驗之談。
  • 屈原為什麼不朽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