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我一生夢寐的追尋:《詩經》中的友情(109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19-04-18 到 2020-12-31
上課期間:從 2019-04-18 到 2020-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顏崑陽教授為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兼擅古典詩詞、現代散文、小說之創作與中國古典美學、文學理論、老莊思想、李商隱詩、蘇辛詞、一般古典詩詞學、現代文學批評之研究,並建置顏崑陽文學館網站。 顏崑陽教授針對題目提到「知心,我一生夢寐的追尋」,這個「我」不只是《詩經》中的詩人們,而是這世間的每個有情人。「知心」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語言,兩心相印,直接的「感知」。《莊子˙大宗師》、《指月錄》、《呂氏春秋˙本味》中記載鍾子期死,伯牙破琴;內心的幽微無法藉語言說清楚,琴音、微笑都是意象。故「知心」朋友,是兩個人之間,不分性別、尊卑的特定身分,而能直接彼此「感知」對方的才性、心思、情緒,乃是人間「真愛」或「情義」的底質。 《詩經》太古老,語言文字的表達跟現代人不同,生活環境的種種變化,不容易在閱讀時捕捉到詩中的神韻。在古代層層疊疊的「詩經學史」中,《詩經》三百篇很少被解釋為「友情」;很多詩篇的旨意不是「君臣之義」,就是「男女豔情」。顏崑陽教授帶領聽眾穿越千峰萬巒的「詩經學史」,回歸《詩經》原初人們生命存在經驗的世界,聆聽先民追尋「知心」朋友的多重奏,做個「超享受讀者」。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就是最早的「超享受讀者」。孔子說「詩可以興」;「興」是什麼意思?「興」就是讀者可以跳過複雜文獻的障礙、不管他「作者本意」,而直接閱讀詩篇,自由的「情境聯想」、「感發志氣」、「各以其情而自得」,超享受讀詩的感發及樂趣。 顏崑陽教授一再強調閱讀《詩經》,不是為了做個研究《詩經》的專業學者;而是做個「超享受讀者」,直接從詩篇「感發」生命存在的意義,享受「各以其情而自得」的樂趣。顏崑陽教授以厚實的詩學根基帶領聽眾一起來閱讀《詩經》中抒寫「友情」的詩篇:〈伐木〉、〈蒹葭〉、〈子衿〉、〈采葛〉、〈菁菁者莪〉、〈無衣〉、〈木瓜〉……。追尋著詩篇的本來面目,一掘古人的心情。 顏崑陽教授勉勵大家讀詩要能體會詩人的生命體悟,不能把詩人當作客觀的對象,進入詩人主體,融入自己的既有經驗,才能感受到詩人的真性情。
  • 知心,我一生夢寐的追尋:《詩經》中的友情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