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以詩歌演唱社會新聞與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元稹、白居易「長慶體」的敘事詩(107認證)
報名期間:從 2018-03-01 到 2018-12-31
上課期間:從 2018-03-01 到 2018-12-31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

課程介紹

課程安排

春天緊接著蕭條的冬天而來,代表黎明及誕生,詩是一扇窗,詩歌是有生命的,代代相傳每個時代的動人故事,不曾停歇,宛如浪潮湧進,長流不盡。「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系列講座活動,3月4日下午邀請輔仁大學中文系顏崑陽教授主講「元白以詩歌演唱社會新聞與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元稹、白居易「長慶體」的敘事詩」。顏崑陽教授為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曾任教於中央大學、東華大學、淡江大學。顏教授兼擅古典詩詞、現代散文、小說之創作與中國古典美學、文學理論、老莊思想、李商隱詩、蘇辛詞、一般古典詩詞學、現代文學批評之研究。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佳作、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等、中興文藝獎章古典詩創作獎、中國文藝獎章現代散文創作獎、九歌八十九年度最佳散文獎。顏教授盛名遠播,全場座無虛席,在這春光明媚的午后,他帶領聽眾穿越時光隧道,共同欣賞唐朝詩人如何以詩歌演唱社會新聞與感人的故事。 顏崑陽教授演講伊始,指出詩有五個題素,主觀:情、意;主客觀之間:理;客觀:事、物。一首詩的總體情境中,這五個題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互為顯隱」。以李白〈玉階怨〉為例,詩中隱含幽怨之情;〈靜夜思〉瞭解李白失鄉的背景,才能體會其所傳達的鄉愁。什麼是「事」?什麼是「敘事詩」?「敘事詩」起於什麼時期?有哪些名作?顏教授為大家逐一詳細說明,詩的五個題素,當以情、意、理為主。敘事、詠物或寫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表現情、意、理;但是它的情、意、理往往隱涵在言外,那麼要如何才能讀得出來?顏教授先導讀一首漢代古樂府〈上山採蘼蕪〉,詩中客觀的鋪述,詩意簡約,含蓄委婉表達出內心之忌妒,耐人尋味。 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流行一時的詩風,韓愈、樊宗師、張籍、孟郊、白居易、元稹等,各有面目,號稱「元和體」。其中,元、白的詩體更是風靡很多年輕詩人,競相傳誦、模仿。穆宗長慶初年,他們編輯發行自己的詩文,稱為《元氏長慶集》與《白氏長慶集》,因此元、白的詩風又號為「長慶體」。他們抱持著相近的詩觀。白居易更明白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且必須語言淺切,老嫗能解。他們想要為弱勢者發聲,代言他們的委屈與哀怨。 假如元、白活在這時代,就是「詩人記者」了,用詩歌演唱社會新聞或感人的故事;甚至是「詩人新聞評論家」了,他們評論時事,不使用硬梆梆的議論文,而演唱詩歌以達到諷諭的目的。顏崑陽教授指出元白的敘事詩揭開了社會上黑暗、汙濁,〈新豐折臂翁〉表達農民生活困苦;〈賣碳翁〉受到地方官吏壓迫、剝削百姓;詩人的眼睛看到貧富懸殊,富者豪奢,貧者衣食不足;迷信鬼怪、神仙、風水、吉祥物的社會習俗;〈慈烏夜啼〉、〈將進酒〉顯現出倫理道德的淪喪等。 我們如何閱讀元、白的「敘事詩」?詩歌最終極的意義是情、志、理,而不是「事」。因此我們不能只看故事,而必須「即事生情」、「即事見志」、「即事悟理」。情、志、理都含在敘事的程式中,我們必須用「心」去閱讀。顏崑陽教授深入淺出導讀白居易〈上陽白髮人〉、〈母別子〉、〈感鶴〉、〈古塚狐〉、〈問友〉、〈天可度〉及元稹〈將進酒〉、〈君莫非〉等詩作。老師妙趣橫生的比喻,讓聽眾不時會心大笑點頭。
  • 元白以詩歌演唱社會新聞與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元稹、白居易「長慶體」的敘事詩
  • 問卷調查
教師 / 圖書館事業發展組
LINE分享功能只支援行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