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難與救劫:道教的罪與慈

講師
李豐楙
課程分類藝文活動與課程講座
開課時間
2025-01-01 至 2025-12-31
認證時數2 小時
本館夏季閱讀系列講座第三場於2025年6月7日舉行,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李豐楙教授主講「劫難與救劫:道教的罪與慈」。李豐楙院士在講座中,首先介紹道教中「罪」與「慈」的概念,以及其在「劫難與救劫」中所扮演的角色。講座開宗明義點出道教壇制中,三清壇與三界壇的配置深具寓意,特別是玉皇上帝與三官大帝的供奉,彰顯了道教信仰的演變與核心價值。李院士從民間信仰習語「天公燈」與「三界公燈」的差異,引導聽眾思考道教與民俗信仰如何共享資源並在日常生活中體現。講座中,李院士強調道教專用的敬稱「大聖大慈」、「大慈大悲」,指出其與儒家及佛家在用語上的區別,並闡述道家如何發展出獨特的「大慈」概念,在三教競合中展現其宗教特色。此外,李院士分享案例與故事。他認為這些不僅見證了道教「慈尊之力」,也讓聽眾對道教「功德」的意義有了更深的體悟。講座最後,李院士透過小額捐款及一位長期捐棺老婦人的故事,點出「陌生人之愛」中「潤物無聲」的慈德,強調慈愛雖微小,卻是滋潤人間的無形力量。整場講座內容豐富,不僅對道教的教義有深刻的闡釋,更透過生活化的例子,讓聽眾感受到道教信仰的溫度與力量。